故事一開始,大河神給了小河神任務要她去認識真正的自己。 大甲溪安安靜靜的側臥在沙發上看著古早味的「戲說台灣」,看著裡頭的故事,祂不經意的想到剛成形滿300年的葫蘆墩圳,順勢的把葫蘆墩圳叫到身邊,剛剛的戲說台灣還意猶未盡,於是祂開口問葫蘆墩圳是否知道自己的身世?故中的張達京一路如何建立起葫蘆墩圳的冒險與經歷等著小河神自己去探索,大甲溪只留下一句「去好好了解自己~去吧!」手一揮小河神化為一道光,穿越到300年前。
依照歷史照片去做修改,並保留原本的樣貌不做過多修改。
葫蘆墩圳擬人,因為比大甲溪晚出現原因以及讓配合繪本的故事。所以年齡外貌上看起來都相對的年輕許多,也配合了當時歷史朝代的服裝,以及融入了水元素代表“圳”。
由於大甲溪從古至今已經很多年,想以老者的形象傳達他更有時光沈澱下來的滄桑與智慧,雖然說做決定時看似衝動且魯莽,可其實都是他深思熟慮的判斷。服裝設計想以配色及配飾來呈現他的地位及權利。
Logo的設計採用了主角張達京的歷史形象也才配色上用深藍到土黃的配色也以為從深水到土地的概念
企劃書,會議記錄,預告片製作
網頁製作,報告,周邊商品設計,實地
背景設計,故事發想,主題發想
角色繪畫,動態製作
石岡壩係位於大甲溪最下游堰壩,肩負著大台中地區民生用水之重責。民國43年,由經濟部會同有關單位組成「大甲溪計畫委員會」,開始推動灌溉、發電、防洪等多目標開發。除興建多座電廠,更在流域下游處興建水壩,以調節各發電廠尾水,石岡壩便是由前經濟部水資源統一規劃委員會於民國48年提議興建,於民國63年10月31日開工,民國66年10月15日完工。
台灣花博三大園區中,唯一有河水流過的「豐原葫蘆墩公園」,也是唯一免費的園區。以「水岸花都」為主題,將近兩公里長的河岸,搭配不同的主題, 很值得來走一走、坐一坐,聆聽大自然的聲音。
相傳於日治時期一名修築水圳的工程師撿到一尊土地公神像,並將祂供奉保佑工程人員的平安,後來工程如願完成,因此就在兩個水道的中央興建角潭福德祠感謝土地公的保佑。
「萬選居」起造人張始習(1802-1872),號萬春,祖籍為廣東省潮州府大埔縣之客家人,渡臺祖張達京(1690-1773)與其墾號「張振萬」,在漢人入墾中部地區扮演重要角色。張始習於清同治10年(1871)起造「萬選居」,隔年逝世後,由膝下4子承襲續建,同治12年(1873)正式落成。
以故事主角為設計
以故事主角為設計
以故事主角為設計
以故事主角為設計